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

【筆記】關於動態策略大小事-管理手法發展史

 百年來管理學的演化
 產生很多策略規劃模型與手法
 例如:SWOT分析、五力分析、BCG模型、…等等。

 在我從事企業輔導過程中
 常有主管問我該選用那種管理工具與手法。
 當然,也
免不了有人抱怨這些管理手法並不好用。

 到底是這些手法的問題,還是使用者的問題呢?
 其實管理手法沒有對或錯之分?
 管理手法被提出
 主要是為了解決當時企業經營管理上的問題。
 也因此,當我們想知道這個管理手法適用於否,
 不能只看他的思維邏輯、操作步驟。
 而是必須倒推回去,
 了解管理手法出現時的經濟現況與社會背景,
 方能掌握活用工具手法,而又不被管理手法所牽絆的困境。
 前幾天有看到一張美國GDP變化圖
 從這張圖裡勾起我去回想一下
 書本所講的管理學理論,與外界環境關聯之處

 ■ 1930年之前,科學管理時代
 我們先以1930年為分界點
 在這之前,被稱為科學管理時代
 代表人物是泰勒、費堯等。
 蒸氣機發明之後,工廠生產力大增,
 但是作業方式卻還是停留在
 憑直覺、循經驗,隨便又沒效率。
 泰勒為了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,
 就用尺和碼錶測量工人的移動距離及作業時間。
 經過精密計算找出最佳、最有效率的作業模式。
 最落實科學管理學派思想的是福特汽車公司,
 他們將生產線的工作項目
 徹底分工、拆解,大量降低生產成本。
 有了這些大企業實務操作成功的背書
 科學管理學派也認為
 他們真的找到一個長期不變的管理成功通則。

 ■ 1930年代 經濟大恐慌
 不料到了1930年代
 美國股市暴跌,經濟崩盤,造成「經濟大恐慌」。
 企業界發現不能光靠內部的「動作改善」,就能長保平安
 還需考慮「外在環境」的影響。
 所以後來就出現了巴納德、杜拉克等大師的觀點

 ● 切斯特‧巴納德
 這時候,在美國貝爾電話公司
 擔任二十多年總裁的切斯特‧巴納德(Chester Barnard)
 寫了「高階主管的職能」一書
 他認為企業不祇是人的集合
 而是融合內外部環境的運作系統,
 其必須要有三個不可或缺的組成要件
 1. 共通的目的 2. 貢獻的意願 3. 溝通的機制
 所謂的「共通的目的」,必須建立在對應外在環境變化上
 而不是祇有內部效率機能的提昇
 基本上,巴納德的貢獻是將
 科學管理祇注重內部效率,補上了外界環境的變化

 ● 彼得‧杜拉克
 至於這個目的是什麼?巴納德沒有明說。
 一直到1950年代,彼得‧杜拉克提出
 企業管理應該要有三大面向思考:
 「價值創造」、「人性組織」、「社會組織」。
 其中「價值創造」指的是企業存在的意義
 是為顧客創造價值。
 這個論點,除了補齊巴納德的內容之外
 也為未來行銷大師Philip Kolter 出場埋下伏筆。

 ■ 1940年代 經濟大躍進
 渡過了 1930~1940淒慘年代
 歐美進入經濟大躍進
 企業開始快速增長,但是該如何成長?
 這時候「安索夫矩陣」與「SWOT分析」等理論
 正好冒出來

 ● 安索夫 ─ 安索夫矩陣
 當時市場剛脫離經濟大恐慌,處於快速成長期
 商機很多,企業擴充方向普遍沒有規劃,亂跑亂跳
 所以安索夫于1965年提出「安索夫矩陣」,
 這個矩陣告訴我們,企業不能只看現況,滿足顧客價值
 還必須思考企業要往那個方向發展。
 至於發展方向的選擇,要能符合綜效的原則為優先
 何謂綜效
 在他的矩陣裡,用了二個座標軸:產品和市場
 舊產品用在於新市場,或是在舊市場開發新產品
 比較能符合綜效原則,成功機率會比較高,可優先考慮
 但是新產品、新市場的「多角化」風險較高
 但不是不能作,只是要特別小心謹慎

 ● 安德魯 ─ SWOT分析
 但問題又來了
 「安索夫矩陣」只說明市場或產品的成長大方向
 但卻沒有說出企業成長的細節內容呢?
 每家公司的成長模式都一樣嗎?
 難道不同公司狀況、條件不同,成長的模式與內容都相同嗎?
 沒事,1970年代
 安德魯提出了SWOT分析,正好補齊了安索夫
 每個企業各有不同的強處、弱處、機會與威脅
 將其交叉比對
 將可以得到很多策略發展方向的不同切入點。
 有了「安索夫矩陣」與「SWOT分析」二大利器,
 的確企業發展如有神助,不斷以事業部模式,快速增長。
 有些歐美大型集團,像是通用集團組織底下
 甚至有幾百家事業部門存在。

 ■ 1970年代 石油危機
 但是讓我們將時間再拉到 1970年代
 這時候冒出了一個重大事件 ── 全球石油危機
 石油輸出國組織(OPEC)
 為了打擊以色列和支持以色列的國家,
 宣布石油禁運,暫停出口,造成油價上漲,
 原油價格從每桶不到三美元爆漲到接近12美元。
 當市場正常成長時,經營龐大事業部門都已經很費力了
 更何況又遇上了石油危機,更是讓所有企業面臨景氣寒冬
 此時企業經營最大課題不再是事業部門如何發展
 反而是如何處理拖泥帶水,影響集團整體發展的事業部門
 這時候
 又有一項新的管理手法應運而生
 那就是BCG模型。
 他讓集團經營對事業部門進行分類精選
 變得更專精、更集中

 ● BCG模型
 其實,BCG模型的邏輯很簡單
 講白點,他就是一種分類學,將事業部門快速分類的方法。
 他選用了二個外、內部分析選項 ──
 「預期市場成長率」與「相對市場佔有率」。
 並依此交叉成金牛、明星、問題、落水狗四種類別
 作為後續發展策略的選項。
 亦即,用「金牛」賺的錢,扶持「明星」;
 把「落水狗」賣掉,投資「問題」。

 BCG簡單好用,快刀斬亂麻的手法,
 的確讓當時不斷多角化而造成集團龐大臃腫者
 能夠快速瘦身。
 但隨後許多狀況也跟著出現。
 問題就出現在「相對市場佔有率」這個概念。
 所謂「相對市場佔有率」的定義
 是指你與最大競爭者的市佔率比值。
 「金牛」、「明星」這個比值都大於1.0,
 亦即若要成為「金牛」與「明星」
 你必須是市場上最大的領導品牌。
 否則都算是「問題」與「落水狗」
 這些事業部門最好都賣掉。
 這合理嗎? 誰說市場規模最大,才有競爭力,
 我可以採用麥可波特所說的「集中化策略」不是嗎?
 坦白說,這個邏輯沒有錯,但卻不切實際!!
 因為BCG模型是在 1970年代被提出,
 依據我的估算,提出「集中化策略」的麥可波特
 當時應該大學才剛畢業沒多久,
 因此「集中化利基市場」的概念,還沒有被正式提出。

 當時主流的邏輯是「學習經驗曲線」,
 產量增加愈多,生產成本將愈低,競爭力自然也會增加。
 在這思路基礎上,也難怪BCG模型會將「相對市場佔有率」與「競爭力」相掛勾。
 了解這個邏輯,也就能體會為何奇異公司總裁會宣告
 「如果無法成為市場上的第一或第二,我們就從市場撤退。」

 ■ 筆記心得
 1970年代之後,市場變化更加複雜
 全球經濟擴張、環境不確定、產業邊界瓦解、…等因素,
 策略規劃理論也隨著環境變化,不斷推陳出新
 從麥可波特的「定位理論」
 到後續強調軟性「能力學派」的相互爭論
 從「藍海策略」、「平衡計分卡」,到「動態競爭策略」、「顛覆性創新」等等
 各種強調融合、整合以及獨樹一格的觀點也陸續出現。
 都讓企業界眼花瞭亂,應接不暇
 理論愈多,愈想學學得愈多,愈不知如何運用
 此處先不論這些「理論模型」的對錯好壞
 但是建議使用前,務必要認清其理論背景及想要解決問題
 例如:「安索夫矩陣」最初是用來分析成長方向的工具
 他對於策略緊縮與競爭對抗部份著墨很少
 例如:「BCG模型」是用來對事業部門分類
 作為策略方向選擇與資源配置的工具,
 理論模型中沒有差異化、集中化思維內容
 不要一股衝勁,拿到「理論手法」就想拿來套出答案與結果
 感冒時吃錯藥,不如到公園跑跑步、流流汗,好得更快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